日前,国泰君安发布了2020年年报并召开业绩说明会。对于这份286页的年报和两个多小时的业绩说明会,有哪些亮点?各大主流媒体主要关注哪些方面?又作何评价?
3月25日,国泰君安证券发布年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352亿元,归母净利润111亿元,成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之后第三家百亿级净利润券商。
报告期内,国泰君安实现营业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17.53%;归母净利润111.22亿元,较上年增长28.7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8.54%,较上年提升1.79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国泰君安总资产累计达7028.99亿元,较去年增长超25%。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在2019年出现排名下滑后,国泰君安2020年归母净利润再度回归业内第二。
——《界面新闻》
从往年的分红来看,国泰君安一直是券商里比较“慷慨”的,今年国泰君安再次抛出大手笔分红,分红力度较过去两年更大。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本次分红派息的股权登记日的公司总股本为基数,向分红派息的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A股股东和H股股东,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5.6元(含税)。
2020年是国泰君安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公司积极服务中央和上海重大战略部署,全力践行服务实体经济初心使命,融公司发展于国家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之中,“三个三年三步走”战略路径构想顺利开局。
2020年,国泰君安投资银行业务推行事业部制改革、优化运营机制,深耕重点客户、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着力推进IPO业务,承销规模快速增长,项目储备显著增加,行业地位稳步提升。
——《中证网》
国泰君安IPO主承销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倍。就IPO业务来看,全年主承销次数22次,保荐承销额216.9亿元,同比增长211.8%,市场份额由上年的2.75%提升到4.59%,并保荐承销了A股市场首家CDR项目。
2020年国泰君安财富管理业务优化组织架构、推动转型升级,加强金融产品销售,加快投顾队伍建设,提升线上渠道运营效率和分支机构管理水平,零售客户群基础进一步夯实,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国泰君安坚决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卓有成效,年末富裕客户和高净值客户较上年末分别增长了25%和28%;投顾业务服务客户超过2万户,资产规模超过20亿元;金融产品月均保有量增长22%。截至2020年末,国泰君安机构客户数约4.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1.8%;个人金融账户数约144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0%。金融产品销售方面,2020年,国泰君安金融产品销售额2664亿元,同比增长6.7%;金融产品月均保有量1975亿元,同比增长22%。——《财联社》
国泰君安资管在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22.49亿元,净利润7.18 亿元。去年年底,公司成功拿下公募牌照,年报披露,公司经营范围已于今年1月13日变更为“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根据基金业协会的统计,2020 年国泰君安资管主动管理资产月均规模排名行业第2位。2021年3月,国泰君安受让了上海锦江国际投资的华安基金8%股权,持华安基金的股权比例由20%变更为28%,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华安基金实现营业收入26.71亿元,净利润7.11 亿元。期末管理资产规模52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1%。——《华尔街见闻》
报告期末,国泰君安托管外包各类产品11908只,同比增长41.5%;托管外包规模1.85万亿元,同比增长65.7%,近四年复合增长率为35%。从行业情况来看,国泰君安托管私募基金数量排名行业第2位,其中,托管公募基金规模1086亿元,继续排名行业第1位。——《财联社》
交易投资业务打造“国泰君安避险”方案,搭建场外金融云系统,场外衍生品业务快速发展。权益业务方面,国泰君安场外衍生品业务新增规模4258亿元,同比增长125.9%。其中,权益类场外衍生品新增规模 2158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209%。截至报告期末,权益类场外衍生品名义本金余额77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2.8%,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25%。固定收益业务方面,固定收益投资加强风险预判和对冲,取得较好投资回报。国泰君安债券通市场份额超过8%,综合排名券商第2位。此外,国泰君安为从事跨境投融资交易的客户办理结售汇业务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首批成为CME上海金期货做市商,首批获准接入中国票据交易系统。——《财联社》
在国际业务方面,公司主要通过国泰君安国际开展经纪、企业融资、资产管理、贷款及融资和金融产品、做市及投资业务,目前完成了对越南子公司的战略整合,并积极在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地进行业务布局。据悉,国泰君安国际2020年实现营收48.73亿港元,同比增幅14.8%;实现净利润15.63亿港元,同比增幅74.5%。保持在港中资券商的前列。
国泰君安坚持稳健的风险文化,建立了全面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准确识别和有效管理风险,保证了集团长期稳健发展。